該記者回應︰「入唔到吖嘛」,警員則說︰「後面有位呀。
相較之下,聰明、高學歷、美貌等並不特別重要。不過,研究分析得出異卵雙胞胎滿足感遺傳率只有十八%,而不是二十五%。
該項調查詢問兩百三十三位受測者,如果一個人感到幸福,那麼可能的原因會是什麼?受測者需回答與之有關的三十八個題目,在一份分成七個等級的量表上寫下答案,並衡量那些原因的重要程度。所以,如果你帶有悲觀的基因,請比別人更努力,讓自己獲得幸福。其他如親和性有五十四%,自律性四十九%,情緒性則是四十八%。明尼蘇達大學自好幾十年前就存放了供研究使用的雙胞胎資料,數量超過八千對。顯然性格對滿足感的影響也比遺傳基因來得強。
比起那些一起在父母身邊長大,擁有同樣社經地位、接受相同教育方式,也獲得相同關愛的異卵雙胞胎,這些自幼分開的同卵雙胞胎,在對於幸福、喜悅這些方面的感受相似度甚至超過了前者。因為異卵雙胞胎共享的基因是同卵雙胞胎的一半,所以他們對於人生滿足感的相似度應該只獲得了四分之一的遺傳。在外交方面,國安人士表示,索羅門群島的邦交爭奪戰就是近期最明顯的實例,北京方面按照計劃訓令外交單位,9月16日前必須讓索方完成與中國建交的決策,也因此傳出5億美元外加許多暗盤的交易。
根據來自主要國家的情資,考量相較於拉美動輒需數十、數百億美元的條件,國安人士表示,目前被狙擊的台灣邦交國,北京鎖定南太為目標區。當雙方在今春接近達成一項用150頁紙勾劃出來的協議時,習近平似乎逡巡不前,阻止了談判的進程。《上報》報導,此一計劃的起因來自中國原本就規劃在今年台灣大選期間執行干擾行動,因此習近平在年初就藉《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發表對台談話,但台灣選情發展卻明顯離他所宣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設想越來越遠,中共內部質疑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毫無建樹的聲浪也越來越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因為香港反送中事件拖延處理、中美貿易談判上也逡巡不前,在中共內部蒙受極大政治壓力,適逢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國安人士透露,習近平辦公室近日擬定「台灣介選計畫」,透過挖走台灣邦交國、停止赴台觀光、提高軍事威嚇,壓制蔡英文的支持度,好對中共內部有所交代。
香港問題卻急遽惡化,國際社會更將矛頭指向北京粗暴干預,更升高為人權與民主制度問題,在中共內部引爆權力鬥爭,讓習近平處境更為艱難。「中央政府不願直接干預,也不願提出解決方案,」他說。
外界普遍預測,19屆四中全會將會在去年下半年召開,卻遲未舉行,直到今天才拍板定案。眼見政治危機加劇,十一大慶即將到來,延宕一年的四中全會將在10月中旬登場,中共黨內向習近平問責的聲音不斷升高,習近平將打擊目標轉向台灣,不久前下令升高對台打擊力道,要求習辦加速啟動「台灣介選計劃」。中國政府似乎在堅持一種等待策略,可能要等到川普2020年總統連任競選的結果,儘管兩國的貿易爭端已經拖累了中國經濟。中國獨立學者鄧聿文4月受訪時曾表示,有人認為中共19屆四中全會遲遲未舉行,是習近平的權力受到抵制。
延伸閱讀: 防止中國因素介入,美國情報授權法首次將「台灣大選」列入調查範圍 全球民主國家的選舉,腳下都充滿著「紅色」暗流 《外交政策》原文:韓國瑜崛起的背後,「推波助瀾」的中國網軍新聞來源: 中共四中全會10月召開 聚焦國家治理重大問題(中央社) 再斷交。北京的政治分析人士吳強說,由於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場危機,習近平的政府實際上採取了拖延策略意即,納坦雅胡與甘茨目前都沒有能掌握過半的席次,即61席。只單純地考量加法運算而不列入其它因素,可以簡單地推測,這一政黨合併可能讓聯合黨席次躍升為40席。
這包括沙凱德領軍的聯合右翼、與橋樑黨(Gesher)合併的工黨(Labor Party)、以及與前總理巴瑞克(Ehud Barak)合夥後的梅雷茲黨(Meretz),得票結果都算是差強人意,與選前及政黨重整時的聲望相比,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個由前司法部長沙凱德(Ayelet Shaked)領軍的右派小黨聯盟,在選前不斷呼籲右派選民,協助該黨衝破兩位數的席次。
這次的選舉也是以色列史上首次因總統任命者無法在大選後期限內組成政府,讓選民在上次國會選舉約五個月後,必須再次走進投票所,這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右派選民的信心危機。1996年5月29日晚間,不少準備就寢的以色列選民們,不論「左派」或「右派」,都從電視新聞上得知工黨的現任總理裴瑞斯(Shimon Peres)將可望續任總理一職。
今(2019)年9月17日晚間,一些納坦雅胡支持者,也許會希望23年前、選舉夜後的風雲變色重演,因為當天晚間國會大選投票結束後,多家媒體公布的出口民調都顯示,納坦雅胡的聯合黨(Likud)選情並不樂觀。但當他們隔日起床後,卻發現暱稱「比比」的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少於1%選票的些微差距(2萬9457張票,註1),擊敗現任的裴瑞斯、贏得總理寶座。另外,納坦雅胡似乎也面臨不少「形象」問題,他的長期在位、貪腐疑雲、乃至第一夫人莎拉(Sara Netanyahu)、長子亞伊爾(Yair Netanyahu)近年被爆出的種種爭議,都可能讓一小部分的聯合黨支持者有些反感。Photo Credit: 謝宇棻提供多數觀察家普遍認為,讓納坦雅胡在4月選後無法成功組成政府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領袖李伯曼,也許會成為另類的最大「贏家」。而挑戰聯合黨最有希望的藍白聯盟(Kahol Lavan)則有可能與聯合黨並列最大黨、甚至超越聯合黨,成為國會最大黨。很自然地,納坦雅胡在選前會希望能確保聯合黨維持國會最大黨的地位,這也解釋為何聯合黨與小黨庫拉努黨(Kulanu)合併,畢竟在4月的選舉中,聯合黨獲得36席,庫拉努黨則獲得4席。
剩下的8席是李伯曼(Avigdor Lieberman)領銜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Yisrael Beiteinu)。雖然與這些小黨4月選舉的表現相較,七席算是有進步(4月共為五席),但這讓沙凱德與其黨內同志,企圖形成一股足以制衡納坦雅胡力量的希望破滅。
因應四月選舉而新組成的藍白聯盟,雖然以33席擊敗聯合黨成為國會最大黨,但是相較4月的選舉,則是從35席,降了兩席。就連納坦雅胡祭出他慣用的「阿拉伯選民」問題(註3),在最後一刻進行催票,似乎也未能為聯合黨得票衝出成績。
唯一可說是政黨整合成功的,莫過於阿拉伯政黨組成的共同名單(Joint List),在上次選舉「分家」為兩黨的阿拉伯政黨,總計獲得10席,這次則獲得13席,有三席的成長。李伯曼這個排除哈雷迪政黨的大聯合政府構想,固然從一些對哈雷迪政黨頗為感冒的人來說,是個浪漫的願景,但聯合黨與藍白聯盟間、或納坦雅胡與甘茨間,是否真能克服矛盾、甚至自尊之爭來合作,仍是無法確定的變數。
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幾個右派小黨重整後組成的聯合右翼(Yamina,原:HaYamin HeHadash)獲得7席的緣故。只是,這僅僅一席的成長,是否能讓這兩黨持續保有加入政府的地位,仍有不少的變數。兩個哈雷迪政黨沙斯黨(Shas)與聖經猶太教聯盟(United Torah Judaism)都各有一席的成長,兩黨領袖都視此為動員成功的結果。李伯曼領導該黨,從4月的五席,提高到這次的8席,不僅讓該黨成了國會第四大黨,也似乎已經讓他在組成政府的協商過程中,講話更有份量。
這也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其它右派小黨仍無法與聯合黨披敵。因此,從聯合黨僅獲得31席的結果來看,實在是有些差強人意。
就席次上來說,納坦雅胡支持者這次要失望了。李伯曼在選前,不斷強調希望能由兩大黨(聯合黨與藍白聯盟)以及該黨,組成「大聯合政府」,企圖排除納坦雅胡多年來的宗教政黨夥伴
意即,納坦雅胡與甘茨目前都沒有能掌握過半的席次,即61席。但當他們隔日起床後,卻發現暱稱「比比」的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少於1%選票的些微差距(2萬9457張票,註1),擊敗現任的裴瑞斯、贏得總理寶座。
李伯曼領導該黨,從4月的五席,提高到這次的8席,不僅讓該黨成了國會第四大黨,也似乎已經讓他在組成政府的協商過程中,講話更有份量。李伯曼在選前,不斷強調希望能由兩大黨(聯合黨與藍白聯盟)以及該黨,組成「大聯合政府」,企圖排除納坦雅胡多年來的宗教政黨夥伴。另外,納坦雅胡似乎也面臨不少「形象」問題,他的長期在位、貪腐疑雲、乃至第一夫人莎拉(Sara Netanyahu)、長子亞伊爾(Yair Netanyahu)近年被爆出的種種爭議,都可能讓一小部分的聯合黨支持者有些反感。只是,這僅僅一席的成長,是否能讓這兩黨持續保有加入政府的地位,仍有不少的變數。
這也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其它右派小黨仍無法與聯合黨披敵。這次的選舉也是以色列史上首次因總統任命者無法在大選後期限內組成政府,讓選民在上次國會選舉約五個月後,必須再次走進投票所,這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右派選民的信心危機。
因應四月選舉而新組成的藍白聯盟,雖然以33席擊敗聯合黨成為國會最大黨,但是相較4月的選舉,則是從35席,降了兩席。就席次上來說,納坦雅胡支持者這次要失望了。
剩下的8席是李伯曼(Avigdor Lieberman)領銜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Yisrael Beiteinu)。兩個哈雷迪政黨沙斯黨(Shas)與聖經猶太教聯盟(United Torah Judaism)都各有一席的成長,兩黨領袖都視此為動員成功的結果。